宣紙 關于宣紙的由來,迄今尚無可靠的文字供考證。倒是生產宣紙的涇縣,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:東漢安帝建光元年(公元一二一年),蔡論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紙,他很想造出一種世上最好的紙為老師畫像,以表緬懷之惰。年復一年,終未如愿。一天,孔丹徘徊于峽谷溪邊,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,橫臥溪上,由于流水終年沖洗,樹皮腐爛變白,露出一縷縷修長而潔凈的纖維。 孔丹取以造紙,經過反復試驗,終于大功告成。這就是后來的宣紙。還有一說,宋末天下戰亂,有個叫曹大三的人,從太平縣徒遷經縣避難,見峽谷水清檀肥,逐定居于此,以察論本為生業,世代相傳。如今小嶺紙廠的曹運聲、曹慈源、曹于南三位老藝人,均系曾氏后裔。可以說,宣紙的生產如紙的發明一樣,絕非成于一旦,功就一手,也是無數能工巧匠經過長期苦心研制的結果。
宣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,據《舊唐書》記載,唐天寶二年(公元七四三年),江西、四川、皖南、浙東都產紙進貢,宣城郡一地獻紙尤為精美。到南唐時,后主李煜監制的澄心堂紙。“膚如卵膜;堅潔如玉,細落光潤,冠于一時”,可謂是宣紙中之精品。宋代大畫家李伯時,曾用澄心堂紙畫了一幅《五馬圖》,流芳百世。歐陽修曾經用這種紙起草《新唐書》和《新五代史》,并送了若干張給大詩人梅堯臣;梅堯臣收到這種“滑如春冰密如繭”的名紙,竟高興得“把玩驚喜心徘徊”。澄心堂紙在唐、宋時期名貴難求的程度,由此可以想見
徽墨 徽墨的生產始于南唐。創制人是奚超、奚廷父子。唐中葉至唐未,由于藩鎮之亂,連年征戰,大量的人口和經濟重心南移,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(今易縣)南遷,為黃山白岳之奇和練溪、新安之妙所吸引,遂定居歙州。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,此時得皖南的古松為原料,又改進了搗松、和膠等技術,終于創制出“豐肌膩理,光澤如漆”,經久不褪,香味濃郁的佳墨。南唐后主李煜,雅愛書法繪事,將召奚廷擔任墨務官,井賜給“國姓”的獎勵。于是,奚氏全家一變而為李氏。李廷成為古今墨家的宗師。宋宣和年間,就出現了“黃金易得,李墨難求”的局面。
宋時,隨著制里亞的繁榮,形成了“徽人家傳戶習”以及“新安人例工制墨”的盛況。黟縣的張遇、黃山的沈桂、歙州的潘谷、新安的吳滋,等等,都是十到十一世紀制墨業的著名人物。張遇是油煙墨的創始人,以制“供御墨”聞名于世,其“龍香劑”為歷代收藏家追來的瑰寶;沈以占松煤用脂、漆滓燒之,得煙極黑,名為漆煙,人稱其墨“十年如石,一點如漆”;吳磁所造之墨的妙處在于“滓不留硯”,曾得宋孝宗犒賞緡線二萬的獎勵。風靡一時的制墨高手潘谷,被世人譽為“墨仙”。他制的“松丸”、“狻猊”等墨品,具有“香徹肌骨,磨研至盡,而香不衰”的優點,被稱為“墨中神品”,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后,蘇東坡寫下“一如入海尋李白,空看人間畫墨仙”的詩句悼念他。 宋善和三年(公元一一二一年)歙州更名為徽州,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,遂統一定稱為徽墨。“徽墨”之 名逐漸形成,相沿至今。
到明代,經受萬元朝貴族嚴重摧殘的制墨業重新復蘇;制墨工人激增,文人兼作制墨成為一時的風氣。特別是明朝嘉靖到萬歷年間,由于資本主義萌芽的刺激,引起了制墨業的劇烈競爭;并隨著徽州商業的繁榮,使徽墨傳遍全國,乃至海外。據明末麻三衡的《墨志》記載明代徽州墨工竟達一百二十多家。嘉靖年間的方正、邵格之、羅小華以及萬歷中期的程君房、方于魯、汪春元、葉立卿等,都是在激烈競爭中相繼興起、各樹一幟的代表人物。這時期的制墨特點是“桐油煙”、“漆煙”被廣泛采用,并加入麝香、冰片、金箔等十幾種貴重原料,不僅質量精良,而巨墨譜的圖式、墨模的雕刻,也各盡其美,達到歷史上最高水平。如激派送君房制的“玄元靈氣”墨,董其昌贊賞說:“百年之后,無君房而有君房之墨;千年之后,無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。”與程君房同時馳名墨壇的當推方于各。方氏精制了一種“九玄三極墨”,被譽為“前無古人”的佳品,聲譽已經“傳九士,達兩都,列東壁,陳尚方”。在此期間,富有裝飾性的成套叢墨——集錦里,也開始出現,就連裝墨的漆盒也非常精致。
解放前夕,徽墨業已處于“風前殘燭,瓦上晨霜”的衰微階段。解放后,黨和人民政府積極支持各地墨廠墨店的恢復和發展。一九五六年,分別在屯溪、歙縣成立了徽州墨廠和歙縣徽墨廠;績溪縣成立了徽墨生產合作社;涇縣文化用品廠稍后也恢復生產,久負盛名的徽墨獲得新生。廣大制墨工人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,不斷加以革新,工藝精益求精,品種日新月異。徽墨按質分高、中、低三檔;按取料不同分超激煙、桐油煙、松煙、全煙、凈煙、減膠、加香等數種。其中以超漆、桐油兩種煙墨尤為著。
宣筆 宣筆的產地涇縣青戈江上游的花林,是個青山疊嶂、碧水如帶、翠竹壁合、幽逸秀麗的地方。 涇縣產筆,歷史久遠。相傳古代自有書契以來,我國便開始有筆,不過早期的毛筆很簡易,也不叫筆。戰國時期楚稱筆為聿,吳稱不律,燕稱弗,到了秦代始稱為筆。據記載,公元前二二三年,泰將蒙恬南伐楚國,路過中山(即現在宣城、涇縣一帶),得 到毛純質佳的兔毫,遂制造出第一批改良的秦筆。后人因稱豪恬為筆工之祖師,那么,這種以中山之毫所制的親筆,應該說就是今天宣筆的祖先了。
宣筆一向以選料嚴格、精工細作著稱,具有裝模雅致,毛純耐用,剛柔得中,尖圓齊健兼全的獨特風格。唐、宋時代,宣城兔毫(又稱紫毫)筆極受書畫名獲的仰慕和追求。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膾炙人口的《紫毫筆詩》:“江商石上有老兔,吃劉飲泉生紫毫,宣城工人采為筆,千萬毛中揀一毫。”又云:“每歲宣城進筆時,紫毫之價如金貴。”詩人耿偉在親試宣筆后,欣然寫 了《詠宣州筆》,盛贊道:“落紙驚風起,搖空邑露濃,舟奇與紀事,舍此復何從!”唐律把宣筆列為“貢品”,作了“歲貢青毫六兩,紫毫二兩”的規定。到了宋代,筆工巧匠輩出,制筆技術又前進了一步,筆桿的雕鏤藝術也達到了精美絕倫的地步。當時全國制筆業中,以宣城諸葛高、諸葛漸、諸葛元等名聲最重。梅圣俞詩贊:“筆工諸葛高,海內稱第一。”著名文學家蘇東坡 應試時用宣州筆,經“終試不敗”,遂“以為珍玩”,平生書字每得諸葛筆則宛轉可意,自謂除宣城外,不僅嶺南無筆,就連“都下”亦無稱心之筆。大書法家黃庭堅在接受反人贈筆之后,拍案叫絕,喜書《謝送宣城筆》。可見,宣筆當時在全國的聲譽 與地位,確實為其它筆種所不及。
但至元代,由于蒙占貴族對工藝美術的嚴重摧殘,宣筆的顯赫地位,逐漸為浙江善璉鎮(善連古屬湖州府治理)產的湖筆所取代。在城筆工多淪為奴隸,一部分流散到徽州依附制墨業謀生,一部分遠走浙江、江蘇等地。到了二十世紀初,科舉制度廢除,引進了自來水筆,全國所有制筆業都瀕于技絕人亡的境地,更不用說宣筆了。 解放后,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,成立了涇縣宣筆廠,多方聘請筆工老藝人,使宣筆重新復蘇,終于又回到了全國名牌的地位。
現在,宣筆的品種已擴大到二百多種,年產量達五十萬余支。根據選用原料的不同,大致可分紫毫、狼毫、獾毫、羊毫等幾大類。過去還用貂毫、鼠須、雞毛、人須、胎發等原料制筆。一支高級宣筆,選毫尤為精嚴,制作程序也十分繁雜,非一人一手或 一朝一夕可就。從選毫到成筆,還須經過水盆、裝套、修筆,檢驗、裝球等五個車間十幾道工序。一支上品宣筆至少要修整二次,并用放大鏡檢查,足見空筆制作之精湛和筆工藝人之辛苦。 粉碎了“四人幫”,安徽制筆業也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。目前,我省除涇縣宣筆廠外,尚有六安一品齋、臨泉譚棚筆廠等,均各呈其秀,發展喜人。其中,涇縣宣筆廠精制的“石獾”,“宣州紫毫”、“純紫尖毫”、“ 黃山煙霧”、“脫穎狼毫”、“烏 溪清泉”等各種硬毫筆,以及特選山羊毛峰穎制的“長頸鹿”、“鶴頸”、“筍鋒”等長鋒羊毫筆,都受到國內外書畫家的贊譽。
歙硯 文房四寶中的硯,以廣東的端硯和安徽的激硯名列前茅。歙硯原料產于婺源龍尾山、仙霞嶺一帶,綿延數百里。尤以龍尾山西麓武溪鄉產高檔的硯石料。龍尾山高二百仞周三十里,幽谷謀潭,草木蔥貧,溪流湍湍,怪石兀立,素有“現山”之譽。從《婺源縣志》上看,產石之佳者,不盡在龍尾山,尚有驢濟,洗泥坑、洞靈巖等處。統稱歙石,或婺源石。
歙硯始于唐開元年間。據五代陶谷《情異錄》記載,唐開元二年,玄宗賜給宰相張文蔚、楊沙等人的“龍鱗月硯”,就是歙州產的一種較為名貴的金星硯。可見,歙硯的傳世至少有一千二百余年了。
由于歙硯石包青瑩,紋理縝密,堅潤如玉,磨墨無聲,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愛,故在歙州設置了硯務,并把觀工高手李少微招為硯務官;專理制觀事宜。南唐后主李煜稱澄心堂紙、李廷墨、龍尾棗心現為天下之冠,使歙硯聲名益振。五代末,江南戰亂,硯坑淹沒,制硯業日趨衰落。直到宋朝景年間,校理錢芝到歙縣任職,遣人找到了被淹沒的硯坑,便采取措施,疏浚溪流,石乃復出,制硯業重又興起。以后嘉右年間,再次征民工開掘。于是,歙硯生產又一次呈現繁榮景象,精品不斷問世,并涌現出以周全為代表的一批雕硯高手。在此期間,一些論述領硯的專著,如《歙州硯譜》、《歙硯說》、《歙石辨》也相繼刊印。如今,在安徽省博物館內,尚保存著一批解放后出土的宋代歙硯,其石質堅潤細密,雕琢古樸雅潔,了無繁縟之飾,看后令人爽心悅目。 歙石的地質年代后屬震旦紀,距今十億年,是一種泥質粘板巖,廣東端石的地質年代為泥盆紀,距今四億年,是一種泥質變質疑灰巖。歙石的平均硬度,為四度左右,比端石高零點五度。由于歙石堅潤,故有“多年宿墨,一濯即瑩”的優點,為端石所不及。歷史上,贊美歙硯的詩文甚多。如北宋書法四大家蘇武、黃庭堅、米芾和蔡襄,都對歙硯作過極高的評價。蘇軾有首詩云:“羅細無效角浪平,米丸犀壁浦云泓,午窗睡起人初靜,時聽西風拉瑟聲。”同見詩人對歙硯迷戀的程度了。曾任端明殿學士的書法家蔡襄,偶得一方歙硯后喜吟道:“玉質純蒼理致精。鋒芒都盡墨無聲,相如聞道還持去,肯要秦人十五城”把保歙硯比擬為價值連城的和氏壁,這足以說明一方精品聯現是何其珍貴而難得的了。